今日星期六,跟優悠行山。
七月二十一日星期六
九時十五分八鄉上村公園集合起步,八鄉古廟,轆牛嶺北脊,牛寮,川龍,城門引水道,愉景新城散隊。不設殿後,行程約五小時★★★
未去過集合地點上村,所以早了半小時出發。乘51號巴士去上村總站。
今日天色不錯,難得在荃錦公路看到整個八鄉平原。
原來有一個回歸紀念碑。
兩位山友比我更早到上村球場。
九點十五分,聽領隊簡介行程。
隨即起步去八鄉古廟參觀。
原來這古廟建於乾隆年間,已有二百五十五年歷史。
在廟外拍幾張照片,算已「到此一遊」。
穿過村舍,出錦上路。
到錦上路走不遠,便轉左入一條小徑。
路口很易認,就是這個「狗場」指示牌。我們幾十人走進這條小巷,當然打擾那班毛孩了。
大隊好像停了下來。是找不到上山的路嗎?抑或是被人封了?
山友說這些是「使君子」
原來小徑是通行的。地圖也有這條路。這條路帶我們走上引水道。
原來又是一條拜山路。到墓地後,路徑便清晰和開濶了。
走上石級,便到引水道。
到引水道後轉右。
以為去甲龍林徑或甲龍古道。原來不是,方向也不對。走了幾步,便要上山了。
在樹林內不斷跨枯枝、踏落葉、撥樹藤。
越上越高。看看地圖:
原來我們在甲龍林徑西面的一條山脊。沿山脊直上,似乎我們還未到四分之一。
在樹林內一直跟在山友們背後。雖有樹蔭,但林內沒有風,很悶熱。
這條轆牛嶺北脊平均坡度不大,還有幾段較平緩。
到稍為平緩的一段,便以為到頂了。再看地圖,其實還有很遠。
整條路的路徑不算清晰,地上滿佈落葉。經過幾場雨,坡面還有濕泥,很易滑倒。
沒有手機地圖定位,其實在樹林內根本不知身處的位置。走了幾十分鐘,又到一段平緩的山脊回氣。
看到山友留字「前左有蜂」,突然不覺沉悶了。
看過地圖,只知到甲龍林徑前,是要越過一個高503米的山峰。走上這個斜坡便到這個山峰了。
這個就是這條脊的最高點,高503米的山峰。
越過這個峰,向下走便到甲龍林徑所在的黃猄坳。
記得野外雜誌的一張圖顯示這十字路口是「黃猄坳」。不知是否正確?
以前走過幾次甲龍林徑,知道對面有路上麥徑旁的直升機坪。到黃猄坳也不作停留,隨即跟山友上麥徑。
差不多花一小時才從石崗一直走到黃猄坳,到這裡已有點累,追不上山友了。
爬過直升機坪的圍欄。附近這個坳位叫「電訊凹」
大隊在直升機坪旁大休至十二點,我和兩位山友先行落山去川龍。
走荃錦自然教育徑落川龍。
離開自然教育徑,轉右直落。
橫過荃錦公路,入川龍村。
落引水道的路在酒家旁邊。
經過大曹石澗。舊書叫這條支流「打逕坑」
記得這幾幅田曾種滿西洋菜
沿村徑直落引水道。經過大片墓地。這裡有人叫蝴蝶地。翻查舊旅遊書、野外雜誌,插圖位置各不同,搞不清哪裡才是蝴蝶地。根據七、八十年代旅遊書,蝴蝶地在舊軍路響石墳場附近。
到引水道轉左。
經朗逸峰旁的通路落荃錦公路。
到荃錦公路,向下走,直到光板田村。然後在這公廁旁覓路落愉景新城。
到白田壩新村。
走過天橋便到荃景圍體育館。
在體育館梳洗一下,嘆下午茶。
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東澳古道
山龍下個月便停辦了。今日是停辦前最後一個星期五的活動,行東澳古道。九點十五分在東涌地鐵站B出口廣場集合,經小炮台、東涌舊墟、侯王宮、沙螺灣、把港古廟、深屈郊遊徑到大澳。 今早九點前已到東涌地鐵站。 待九點十五分哨子聲一響,便跟隨大隊起步。 橫過順東路,上山去炮台角 赤立角觀景山 ...
0001.jpg)
-
今日跟週四。想去東涌找一點渡假的感覺。週四行三角石脊,䃟頭散隊,路線正合。 行程如下: 19/12【週四】晨9:00 東涌警署門外集合起步。牛坳村,三角石脊,金腰帶,吊車轉向站,蓮花山,彌散脊,礦場辦公室,東澳古道,東涌散隊。難度:★★★ 八點五十分到東涌警署門外,只見約十個山友...
-
今日星期五。又跟山龍的路標行山。時間尚早,出發前入荔枝角公園逛逛。 「嶺南之風」是這個公園的特色。 九點鐘了。去地鐵站D出口。 跟著路標行。 今日的行程初段是從美孚上鍾山台,經長源路去水塘。 過了鍾山台,橫過青山公路,人工斜坡有通道上長坑、長源路 長源路被水務設施截斷,要繞路。...
-
今日跟萬里行。行程如下: 萬里行 (2018-05-18) (星期五) 早上09:00荔景體育館集合起步。(荔景港鐵站A出口,到時有地標指示前往) 浩景臺配水庫-華景山莊-長坑村-九龍接收水塘-尖山北脊-筆架山-回歸亭落黃大仙散隊。 行程約4 ~5小時, 量力參加。 難...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