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里行 (2019-02-22) (星期五)
早上08:30坑口地鐵B出口集合, 乘坐巴士298E往將軍澳工業村巴士總站起步。
佛堂洲-稅關遺址-燈塔-100山頭-大赤沙-203山頭-日出康城散隊。
行程約 5小時, 量力參加。難度★★★
今早八點廿七分才到達坑口地鐵站。即去巴士站乘298E去起步點。
為免阻礙上班人士,山友們分開不同時間乘車,早到坑口的便早到起步點。
拍了幾張大合照,大家便不耐煩,一哄而散。
先由領隊簡介行程。說今天路程短,會有三次小休,讓大家觀賞。
上半段行程就在「佛堂洲」。這張八零年代的地圖和下圖戰前的軍用地圖,相差不大。
這個島已經與陸地連成一體。
先走出海邊,去參觀稅關遺址。
走到海邊,便見行友已走出海邊石上。
昨天已有山友提醒我海邊的路已被山竹所毁,只要小心一點便可。
水泥板有鋼筋,應該不會容易拆斷。可能是地基不穩,隨便在海邊大石上砌起磚牆,浪稍大便沖塌了。
走過那段斷開的路後,回望這個工業區。
佛堂洲西岸面對小西灣和柴灣,是東部進入鯉魚門的通道。
以為已經走過最刺激的一段了。原來還有一段路。
走過那小段海邊石壁,便到沙灘。稅關遺址就在灘後。
據朱翁所說,當年他發現一塊斷碑,分成三截,碑刻「交趾國貢賦...通,稅廠值理重修」,隨後又找回遺失那個「遙」字,全文是「交趾國貢賦遙通」。據他說是宋朝的稅關,豈不是有千年歷史?他說稅關後來建為豬舍,砌建豬欄的青磚和大紅方磚都是稅廠舊物。還說「當年南段草叢中有石礎和柱座,雕鑿細緻,頗有氣勢」。 斷碑已移交歷史博物館。按此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介紹。所以到此便留意有沒有豬舍了。
其實這些寮屋全不在古蹟範圍。
遺址在這些寮屋旁邊。
這個就是遺址了?看不到有豬舍遺跡,草叢也看不到朱翁所說的「雕鑿細緻的石礎和柱座」。大概什麼都沒有留下了吧?
既然看不到什麼,便跟大隊,直落海邊。
古蹟離工業邨很近,走幾分鐘便到。
看過遺址,下一個目標是南部的燈塔。沿海邊走,到這個石坡上山。
要從海邊石坡走上山,沿島的山脊線向南走,直到燈塔。
走到山上,回望這個土名叫「古昌灣」的小海灣。
走到脊線上,經過一大片墓地。
山徑上回望
朝南而行,先看到用來填海的填料庫。
填海已擴展到大廟灣的界線。放眼望去,填海土地上的填料庫內的泥砂堆得很高,看不到那個兩個矮小的島鐵蔘洲和觀仔。
前面山咀後,便是燈塔。
我們幾乎是踏在藤蔓走過去的。應感激開路的山友。
看到鯉魚門。
看到燈塔了。不過燈塔在一個小島上,似乎很難走過去了。
小心地走下岩壁,到的填料庫的堤壆。
在這裡小休。讓我們欣賞燈塔所在的海蝕柱。
小休起步前,又拍一張大合照。
小休後,又走上佛堂洲最高點,然後經一個「石室」回到今天的起點。
我們就是爬上這個小山。
先要走上一幅石壁。這時天放晴,太陽直射下來,很熱。
山坡上看這個堆填區。
到山頂便看到電視城。
電視城又是一個景點。
看了一會,便離開山頂,讓出空間給後面的行友打咭。
沿山脊向北走,直到墓地。
左邊的海岸便是今早經過的稅關遺址。即是我們走了一圈回來了。
走下山坡,便是今早經過的墓地。
到墓地便有水泥路,不用再被藤蔓樹枝纏著了。
向下走到一半,又轉左入樹林。
這段路和今早走過的沒有兩樣,都是藤蔓纏腳,不斷左穿右插。
原來就是為了來這個石室。
先要走過這條罅隙才進入石室
石室不算大,呈十字形,有四個出入口。可容幾個人休息。我們穿過石罅後進入石室,左邊也有入口。
右邊也有一個。
後面的行友一個一個經石罅走進來。
在石室逗留一會,便從另一個出口離開。
石室就在這巨石下面。
離開石室,便直落至一條維修斜坡的鐵梯。
又走到駿日街。
到駿日街後,有行友選擇在此離開。留下的繼續去203山頭,經釣魚翁郊遊徑落日出康城。(比較舊地圖,這張郊遊圖的大赤沙位置不應是在山脊上,大赤沙所在的谷地已變成堆填區)
經電視城去環保大道。
又要走「天梯」上山。
走完維修石級,便接上山徑。
右邊是已消失的石廟灣。
又要在此感謝開路的山友。這條不是熱門山徑,若沒有熱心人劈開枯枝藤蔓,相信很難通行。
回望遠處的鐵蔘洲。這大片黃砂土地以前是石廟灣。灣內田環仔、上流灣已被埋在土下。
雖然只有二百米左右的高度,但中午轉晴,又沒有涼風,已走得有點累。
似到山頂了。
仍是要向上走。
走出樹林,便看到左邊那個已滿的堆填區,山坡下面便是大赤沙。
後面是釣魚翁和廟仔墩。
到這條山脊的標高柱。地圖顯示高度為204.9米。
山上風景不錯,看到整個清水灣。
近處山崗後是蝦山篤。遠處是田下山。
落山去釣魚翁郊遊徑。
其實標高柱離郊遊徑很近,走下山坡不遠便到了。
到郊遊徑轉左,朝坑口方向走。
到上釣魚翁的路口,繼續沿郊遊徑前行。
到這個凹位轉左,有山徑落日出康城。
山徑寬濶易走。
真的可以跑下去。前面這個行友轉眼便不見了。
右面是廟仔墩
落山那一段便較陡和滑。
又要走長長的石級落到峻瀅II。
到石角路,便是小巴站。即上車回坑口吃飯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